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现代化,是一个让人百感交集的词汇;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让一个东方古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在几十年时间里走过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一系列论述,是对历史发展的精辟总结,也是开拓未来的方向指引。

  如何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光辉愿景?如何在新征程上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聚焦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经济日报组成调研组,立足五大鲜明特征,深度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基础、道路方向、根本动力、总体任务,形成了一组调研报告,近日已连续刊发,引起广泛关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许多深刻感悟。

  为现代化嵌入新的精神内核和动力引擎

  回顾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从经济增长到科技进步,从人口规模到生活方式……西方式的现代化产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据此,西方认定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抖客网,西方国家具有优越性,是人类现代化方向的指引者,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西方或欧洲的制度本身是现代化根本内容,其他社会可以忘掉自己的历史传统而采纳西方和欧洲式的现代价值标准和尺度。”

  事实是,西方开启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便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和残酷性。为了得到国际市场、原料供应和廉价劳动力,他们不惜一切对世界其他地区进行血与火的扩张。由此,以西方式现代化为主的20世纪,也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社会震荡最剧烈、最不稳定的一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先进武器制造了空前流血战争,兵民死伤过亿;经济危机接二连三,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周期性出现;贫富分化、阶层固化、生态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种种乱局,从本质上看,都是各方利益不可调和、对抗冲突的集中反映。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这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也是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全球化逆流涌动,世纪疫情重创世界经济,各国缓慢复苏、增长乏力,发展失衡、贫富分化的鸿沟日益加深,战争危机、气候变化的威胁持续蔓延。21世纪的现代化何去何从?

  21世纪的现代化,面临的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力问题、经济增长问题,而是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文明价值问题:

  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还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

  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还是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现代化?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还是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还是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现代化?

  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还是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

  “地球村”里的人类,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现代化的列车,亟待嵌入新的精神内核,装上新的动力引擎,开辟新的宽广道路,创造新的文明形态。

  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现代化之所以带来剧变和冲击,首先在于它创造了远远超越传统社会的生产力。西方率先享受到现代化成果,但也发生了种种失控、混乱、危机,证明着西方的发展模式、价值观念、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并非唯一标准和样式。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可能意味着“历史的终结”,也不可能结束人类对现代化的探索。因现实国情、文化传统、历史命运不同,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和方式将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调适性、多样性。

  立于广阔的时空坐标之上观察,英、美、德、日等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按着不同的鼓点和节奏走向现代化。再看中国。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殖民者以坚船利炮挟工业文明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东方古国,从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师从俄日的戊戌变法,到参酌中西政要的晚清新政、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在一系列磕磕绊绊中艰难启动追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却都未能如愿。直到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南湖红船上的“开天辟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演绎出民族复兴史上自强不息的传奇,一跃而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融入现代化的浩荡潮流。

  在这本厚重的发展教科书里,一条最重要的方法论,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并以此为基点认识当下、规划战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一定要定下心来,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而且要建立这样的一种自信,就是我们一定会把自己的事业办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意义。从起点上看,中国是由一个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国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迈入社会主义新社会;从规模上看,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拥有超长历史纵深、超大国土空间、超大人口数量;从方略上看,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的思想旗帜是马克思主义,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从根基上看,中国是一个文渊文脉流淌不息的文明古国,千年传承赓续不止。这些注定中国必须走具有本国特点的现代化道路,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具有检验意义。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反映了社会主义是人间沧桑正道。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这面旗帜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古国怎样建设现代化的历史课题,创造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在中国大地上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让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现代化模式的比较上曾有一番精到论述:“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固有的单一线性、渐次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实现了“时空压缩”条件下的“弯道超车”,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原标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内容摘要:现代化,是一个让人百感交集的词汇;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让一个东方古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在几十年时间里走过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创造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15705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中经评论:“以文为脉”,点亮夜间经济
下一篇:超亿台废旧家电进入报废期,拆解产业化正当其时